据今年76岁的江苏省原教委副主任胡星善回忆,1977年江苏省计划招生8000多人,后扩招近5000人,1978年计划招生1.4万人,后扩招1.7万人,两届合计扩招后比原计划多招了1倍。
扩招紧接着77届录取后启动,教育部和国家计委都没下达招生计划。结果有能力招生的高校就先报个总数,边招生边报计划,后来干脆先招生再根据录取结果补计划。
高考中断10年,工作人员缺乏招生录取经验。当时4门总分400分,江苏省招办把分数线分,结果计划录取数和上线,造成了一大批落榜生。
尽管同志在审阅招生标准时要求政审“摒弃繁琐,主要看本人政治表现”,但长期极“左”思潮的影响一时难以肃清。人们的思想上总认为“左”比右好,严比宽好,材料多比材料少好。于是,考生上两代的亲戚也被当成直系亲属审查,诸如:某个亲戚去了台湾,某个亲戚是资本家,某个亲戚在海外留学,这些统称“有海外关系”,还有某个亲戚在旧社会当过官,某个亲戚坐过牢……不胜繁琐。
时任江苏省高招办主任的方非在检查高分考生落榜原因时感叹:“这些材料可以拿去写小说了。”